文章目錄
*僅供教育使用,無營利
#導覽 #家庭旅遊 #中正紀念堂 #總統府 #國家台灣博物館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玉兔迎春,好運年年增;兔年財源滾滾來,兔財運旺擋不住
臺灣
- 清領時代1885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最後一任巡撫唐景崧.#台灣最高行政機關布政使司衙門(民政財政)1894「欽差行臺」完工。小南門其實是因為漳泉械鬥板橋林家漳州人和艋舺的泉州三邑人一向不和。出城必定得經由泉州人所在的西門。他們決定捐錢給朝廷蓋小南門。以後進出城就不用再看泉州人的臉色啦^O^
- 日治時期1895年,4月甲午戰爭馬關條約,清國同意將台灣、澎湖及遼東半島等地割讓給日本。5月台灣民主國總統府10天唐景崧/大稻埕富商李春生商量,艋舺開設雜貨店「瑞昌成」、日後成為台灣首富的辜顯榮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2月26日黃土水遺作〈水牛群像〉
- 臺灣光復1945年台灣光復。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現名「中山堂」。當年蔣中正總統及夫人曾多次在這裡揮手致意。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臺北公會堂」民國34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更名為「中山堂」。菊花 梅花 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貴賓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
- 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蔣中正帶著六十萬軍民離開神州大陸到了台灣
- #藝文台北電影節頒地/#現代化建築象徵的進步
- 日本當局雖然拆廢了台北城的城牆,但留下東、西、南、北,以及小南等五個城門,以資紀念。可惜這五個城門在國民黨來臨後,僅有北門還留下原貌。台北刑務所,整座監獄見證殖民起訖,是日方勞役受刑人拆除清代台北城牆石所建立,其中包括監獄圍牆、建築物基石,以及佈滿監獄四周的「下水道系統」等。具有百年歷史的「下水道」,其價值不僅在於是清代台北城牆石所建
穿過堡壘廳會抵達戶外露台,那是當年向群眾廣場發表演講的位置,站在此處可掌握廣場的狀況。當年蔣中正總統及夫人曾多次在這裡揮手致意。位處博愛特區。
蔣介石伉儷於台北中山堂接受民眾歡呼
(清領時代)李鴻章北洋水師,防守台灣的劉銘傳,4月17日,《馬關條約》割讓台灣,5月台灣民主國建國>(日治時代)>(臺灣光復後)
1860年台灣被英法的國際條約所迫,開港通商。由於近代茶葉、樟腦油等經濟產品帶動北部經濟的崛起,淡水港開始重要起來,也帶動台北的地位提昇。
1874年滿清統治台灣的第190年,因為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刺激,接受欽差大臣沈葆楨的奏請,1875年(光緒元年)開始興建恆春城。而此時,還沒有台北城。牡丹社事件後,才因行政區增加而出現台北府,「台北」的名字此時才出現。再過4年才有台北城的興建。
1885 清廷宣布臺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https://www.zsh.gov.taipei/cp.aspx?n=64A1466CCFD6F31A
1887年,臺灣宣告正式建為行省,正名改稱為台灣省,巡撫亦更名為臺灣巡撫。(維基)
1889 興建臺灣省布政使司衙門(位階如今之臺灣省政府民政財政兩廳)。建立「欽差行臺」
1891年(光緒十七年)1月7日,劉銘傳呈請辭官。劉銘傳駐臺六年
1894年10月13日 最後一任巡撫唐景崧 -(1895年5月20日)解職。
1895年,大清國與日本之間為了爭奪朝鮮半島的經濟勢力爆發了甲午戰爭(或稱日清戰爭),清國大敗,而以4月馬關條約議和,清國同意將台灣、澎湖及遼東半島等地割讓給日本。 明治28年 清日馬關條約訂定,臺灣被清廷割讓予日本。前清臺灣巡撫唐景崧在同年5月25日宣布建國5月29日,日軍登陸臺灣。6月7日進占臺北城後,占欽差行臺為最高統治機關稱「總督府」,6月1 7日宣布始政,開始治台。台北城完工的11年後,1895年,台灣就割讓給日本了。而日本領台的10年後,就把台北城拆除了!台北城牆被拆除了,距離台北城完工僅21年。日本當局雖然拆廢了台北城的城牆,但留下東、西、南、北,以及小南等五個城門,以資紀念。可惜這五個城門在國民黨來臨後,僅有北門還留下原貌,其餘四個城門都在經過修復之後,失去原貌,全被改建為中國北方式的城門。古蹟遭此變故,亦足發人深省其背後的含義。*「七星山」位於大屯火山群核心區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第一高峰最早的台北城是清領時期所建,選址於當時大稻埕及艋舺之間的空曠地帶。整座臺北府城為了形成「明堂有水」的格局,城廓並非朝向正北,而是略向東旋轉13度,以背靠大屯山(七星山 )
1896年初,劉銘傳在家病逝
1911年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一個1949年在台灣建立的國家,怎麼會把1911年創建中華民國的孫中山。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終告成功,史稱「辛亥革命」。民國2年春,袁世凱違背民國建立初衷,中山先生遂在上海籌備討袁,惟未成功,史稱「二次革命」。
1919 大正8年 臺灣總督府落成,最高統治機關由欽差行臺舊廳舍遷至新廈(今總統府)。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孫中山病逝,中國國民黨總理暨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陸海軍大元帥孫中山於善後會議期間在中國北京協和醫院因患肝膽癌症而逝世,享年59歲。
1928 昭和3年 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將欽差行臺拆除並在原址籌建「臺北公會堂」。
1936 昭和11年 12月26日臺北市公會堂正式落成啟用。這座鋼筋混凝土4層樓建築,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監造團隊還有八阪志賀助、神谷犀次郎等成員,造價98萬日圓。12月26日黃土水遺作〈水牛群像〉,由遺孀黃廖秋桂贈予臺北公會堂。
1945 | 民34 | 10月25日臺灣光復,於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臺灣及澎湖地區重歸中華民國版圖,臺灣各界代表於中山堂,歡慶臺灣光復。 12月19日,臺北公會堂正式改名為中山堂。 此後,中山堂成為召開國民大會,及政府接待外賓的主要場所,舉凡美國總統尼克森、南韓首位總統李承晚、伊朗國王巴勒維等元首訪華,都在此接受國宴款待。 |
民國29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 國父。
1975年蔣中正去世得年89歲,蔣介石的白色恐怖統治
The 1894-95 Chia-wu War (or the Sino-JapaneseWar) was fought between the Ching Empireand Japan to settle their contest foreconomic dominanc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Ching was soundly beaten and forced to sign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in which itagreed to cede Taiwan, the Pascadores, andthe Liao-tung Peninsula to Japan.
1895年,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確定割讓台灣,
李鴻章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割地賠款給日本伊藤博文明治天皇
1895的歷史痕跡:奇女子陳法與日軍入北門
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戰敗後,被迫於同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與周邊島嶼割讓予日本,遭到臺灣住民強烈反對,臺灣部分仕紳因而鼓動前清臺灣巡撫唐景崧在同年5月25日宣布建國,並由唐景崧擔任首任大總統[2]。然而在隨後因日方接收臺灣而起的乙未戰爭中,其中部分民兵首先叛變,臺北遭到佔領,唐景崧不久後便逃亡廈門,第一共和迅速瓦解。同年6月26日,劉永福被選出任第二任大總統,以臺南為基地建立第二共和,並以大天后宮為總統府。但劉永福亦於該年10月19日西渡大陸,兩日後臺南遭日軍攻陷,臺灣民主國滅亡,歷時150天。[3]台日軍隊有數場激戰,日軍傷亡以病死者多。
當年日軍可以順利越過北門進入臺北城,是因為有一名名叫陳法的女子,從城牆上放下竹梯協助日本軍隊入城。
台灣民主國抵擋日本不成,唐景崧逃亡的消息傳開,台北紳民無不譁然,情勢更為紊亂。有些軍隊選擇向新竹方向撤退,而留下來的清軍,卻非要跟台北共存亡,因他們也是被官員們遺棄在異地的一群,沒錢沒糧;在失去軍紀約束的情況下,他們選擇將怒氣發洩在台北,搖身一變成為土匪,不分商店與官署,四處搶劫,甚至就地變賣武器。官衙庫中存銀數十萬兩,更是大目標,各籍士兵或為爭奪,因而互相爭鬥,另外還有一些無賴,嘯聚於西、北兩城門外,見到攜銀出者,便舉刀威嚇劫奪,有些人甚至嚇得墜河中。而搶不到的,就趁亂放火,槍聲、狂呼聲處處可聞,城內外民情洶洶,朝不遑夕,導致死傷慘重,淡水河上還可見漂浮而來,已經泡到腫脹的屍體。
在城外的重要商業市街──艋舺、大稻埕,同樣陷入動盪當中,搶劫事件時有所聞,英軍、德軍甚至直接離船登岸保護僑民。在地的紳商自是首當其衝,急忙議定對策,後眾人與大稻埕富商李春生商量,在可以聽到槍聲、暴徒的吼聲及一般居民的哀嚎聲中,決議迎接日本軍進城維持治安,然而,卻沒有人敢擔任這「在貓脖子上掛鈴鐺」的任務。在眾人雜舌當中,於艋舺開設雜貨店「瑞昌成」、日後成為台灣首富的辜顯榮,自願帶著書信,前往基隆與日軍面見。
承恩門上演歷史大戲
揮軍直驅台北的日軍,此時所面對的,是一個無聲的敵人,一座台灣最後搭建的石造城池──台北城。台北城牆現在都已經被拆除殆盡,僅留下幾個城門,其中承恩門(北門)位在現今台北市中華路與忠孝西路口。但當時台北城連同城堞,高有1丈8、長1506丈,外有護城河四面八方團團阻隔。城門中央出入的城門洞,則設有極為厚實的門板,外層並安上鐵皮以防止敵人火攻,一旦關閉,便不容易開啟進出。層層阻隔,形成一道有力的防禦工事,讓缺乏攻城重機具的日軍,即便沒有守軍抵抗,仍被阻在北門外,一時進不了城。然而,奇女子陳法的出現,卻改變了這樣的僵局。
陳法原非什麼城內的重要人物,只是一位在北門外賣菜的小販。當時45歲的陳法,居住在北門外後街,體格強健,為人豪爽。她的丈夫、51歲的姚旺(憨)雙眼失明,家計基本上就是靠著她來維持。而她膝下有4個小孩,兩男兩女,兒子分別為23歲的陳成、15歲的陳水土,以及兩個19歲與8歲的女兒。此外還有婆婆黃腰。
姚旺本來以渡船業為生,因患眼疾而失明,換由陳法一肩扛下照料全家老小生計的責任。她在北門外開設一個雜貨店,生意不惡,積蓄頗豐。至1895年,陳法見到城內的亂象,也頗為憂心,希冀可以有解決之道。適逢日軍前來,於是,她的一念之間,改變了台北,甚至全台的局勢。
而一般的說法多半指出,日軍之所以可以進入台北城,是陳法及其兒子從城牆上放下竹梯,協助日本軍隊入城,因為在日後頒給陳法的獎狀上,便寫著「冒敵彈携楷梯來助」。另外,達飛聲(禮密臣)還提供了另一種說法,說是由幾個兵疊成一個「人梯」,讓日本的某個軍官翻牆而入。更甚者還有誇張離譜的傳言說,陳法與辜顯榮熟識,早已預備梯子,等待日軍兵臨城下,便拿出梯子供日軍攀城。
在紛亂時刻,很多事情於匆忙中往往難以釐清,陳法在日軍進城的那日,是否真的冒著槍林彈雨放下梯子供日軍進城,在日治時期就已經有各種不同的版本。1937年6月,台北州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的教諭山本運一,特地至嘉義訪問了陳成(陳法的兒子)的老婆──林周柑,透過當地稻江信用組合的王伯權翻譯,還原了1895年日軍進入北門的情況。
林周柑表示,在那年6月7日中午稍過,她和婆婆陳法正在牆壁上曬醃菜,在城的內側,只要沒有軍隊管制,人們是可以自由上下的。後來卻聽到人、馬的吵雜聲,透過縫隙一看,發現是人數眾多的日本兵,陳法因而趕緊說「危險」,制止林周柑再繼續看下去。後幾經考慮與觀察,可能鑑於城內的亂象,陳法因而下定決心,打算幫助日軍入城。
日軍當時也不斷在試著攀登城牆,但因為牆體甚高,無法成功攀越。至於一般說法指出,陳法用梯子協助日軍進城,林周柑表示,當時兩人身邊哪來的梯子,是放下一塊紅色的布,一端綁著鐵器,另一端則將兩股打結,成為一個可以腳踩的洞,才終於讓兩三個日軍攀上城。而要準備到可以讓人攀上城牆的布匹長度,中間應是花了不少時間去張羅。
但這個方法終究不可能讓太多人進城,後來陳法與兒子陳成再去找了竹梯過來。當看到梯子時,日軍們突然發出巨大的聲音(可能是在高呼「萬歲」),接著10多人陸續就爬上城牆入城,並四處找尋城門的鑰匙,後來在城門上的房間內發現鑰匙,隨即取來開啟,讓日軍終於開門入城。在這段期間,並沒有民主國的軍隊前來驅趕,因此日軍的進城,也不是在槍林彈雨中完成。承恩門上,曾有著「巖疆鎖鑰」的橫額,象徵著官方對它的期待;然而,就在因緣際會下,兩名弱女子破了這道堅固的關卡。
2014 年,新任市府將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定位為「台北門戶」。是故,主打重現北門風貌的「台北府城門-北門周邊廣場改造計畫」,便成為台北市文化局亟欲推動的政策之一。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屋頂
「單簷歇山式」的屋頂,同時富於曲線變化,是典型的華南式造型。清柔飄逸之感,與下方的城座、城牆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窗口
主要為偵察、防禦之用,所以開的並不大。對內、對外兩側各有三個口,中央為圓形;兩側為矩型。原來是有窗板可以開關的。
C.外牆
以磚砌成,外敷以灰泥,不但可防禦槍砲,亦可防火。牆身向上直達屋,極為密實堅固。仔細觀察剖面圖,可以發現外牆之內還有一道內牆,中間以廊道(F)相隔。
D.城座
以精良的砌工將石塊交錯築成,極為牢固,承載著整個結構體。
E.門洞
出入城門的唯一通道,中間裝有兩扇木門,但因時代久遠,均已腐朽。木門外表蒙上鐵皮,並以卯釘固定,可以抵擋敵人以木柱撞擊
F.廊道
位於內牆、外牆之間,供巡邏觀察之用的「回」字形通道。
G千斤閘道
石造的溝槽,正位於木門內部上方。在緊急時可安裝千斤閘來頂住木門,以便抵擋敵人的衝擊。
H.內室
內用12根樑柱撐起,之外則有兩道城牆防護,十分穩固,是指揮作戰及巡閱的地方。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shokunin/
很喜歡他拍的照片,覺得離我很近
門洞
出入城門的唯一通道,中間裝有兩扇木門,但因時代久遠,均已腐朽。木門外表蒙上鐵皮,並以卯釘固定,可以抵擋敵人以木柱撞擊
台北古城には全部で5つの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があります。これらは清の光緒年代、劉銘傳の主政時期に建造されました。商人を台北城区内に住まわせて家屋を造り、通りを形成し、城区内の発展を促しました。
台北古城の北門は承恩門とも呼ばれ、城内から大稻埕一帯へ行くための要路でした。門は2階分の高さがあり、城閣は厚い壁に囲まれ、まるで堅固な要塞のような造りになっています。2階には前後に四角形と円形の窓が取り付けられているのみで、監視や防衛に優れた構造になっています。創建時は東門と同様に外郭があったため「甕城」とも呼ばれ、門の上部には「巖疆鎖鑰」と書かれた横額がありましたが、残念ながら日本統治時代に取り外されました。現在は建物内に入れませんが、北門の外観を観覧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北門は近年の建設計画で撤去される予定でしたが、文化財保護に対する観念が高まり、北門古蹟として保存され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北門は5つの門のうち唯一、清代の様相を現代に残す古城門であり、台北の最も貴重な国定古蹟の一つです。
1904峻工的台北刑務所,整座監獄見證殖民起訖,是日方勞役受刑人拆除清代台北城牆石所建立,其中包括監獄圍牆、建築物基石,以及佈滿監獄四周的「下水道系統」等。具有百年歷史的「下水道」,其價值不僅在於是清代台北城牆石所建,也是日方高壓統治,勞役台灣人建造的「殖民威權產物」,更是見證「近代化監獄」、「台北邁向都市現代化紋理」的場域。相較於監獄圍牆古蹟見證「百年追求」多起人權事件:苗栗事件的羅福星、西來庵事件、治警事件、美軍戰俘受難等,但隨著監獄的拆除,圍牆已喪失其功能,但是古下水道則是至今仍默默發揮雨水排水功能,是兼具都市防災的「活古蹟」。
日軍在辜顯榮及陳法的協助下,兵不血刃地進入台北城,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小人物意外的介入,加速了歷史巨輪的轉動。
大軍入城重金獎賞
日軍進入台北城之後,隨即布告安民。不少城內居民則掛出白旗,有些白旗上甚至畫了紅日以充作日本國旗的象徵,艋舺街市亦掛出許多寫著歡迎標語的大旗。當時人仍在基隆的樺山資紀總督,原打算乘火車進入台北城,但由於鐵路遭到破壞,許多軌道、枕木都出現短少的情況,無法立即通車。至於在台北站內的3台機關車,也僅有一台可以修復,相當克難。經維修後,6月10日才終於正式開出日治時期第一班台北—基隆間的列車。剛開始,每日僅能行駛往返一班的貨車,由總督府和近衛師團輪流使用;且由於軌道、列車狀況皆不佳,無法負擔大量的物資,脫軌是常有之事,有時甚至因運載量過多,必須出動人力從後方推動,因此當時的人將其戲稱為「肺病鐵路」。6月14日下午,樺山總督決定搭乘列車前往台北赴任時,列車沿途仍是不停地出軌,在走走停停修修之間,一共花了7個小時,抵達台北時已入夜。台灣最高行政長官的入城之行,由於不順暢的鐵道路況,以致出現這般窘境。6月17日,日方在原巡撫衙門西側的練馬場舉行「始政典禮」,象徵日本統治的開始。
而協助進城的陳法,自然成為獎賞的重要對象,能久親王特頒獎狀及禮金,給予這位意外協助日軍的奇女子。這是日治時期官方所頒出的第一份獎狀,內容如下:
賞賜獎眾
台北府北門外農婦
陳法
該名於去明治28年6月初7日,當我官兵進入北門,門扉緊鎖之時,汝陳法敢冒敵彈,携楷梯來助力攻打,本師團長深嘉汝以一婦身,有此美事,其効可賞,茲賜銀5圓,以賞其美,併獎眾庶,後日報効無悮。
明治28年7月5日
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
對於陳法以一平常婦人家,卻在亂局中願意提供階梯使日軍順利進城,大加讚許。據說日軍為感謝陳法而贈與金錢獎賞,陳法還因言語不通而猶疑是否接受,也因此有俗諺流傳:「日本起山戴紅帽,尻川揹槍手舉刀,手提銀錢要給嫂,講話啁啁娘聽無。」
而陳法的兩個兒子,陳成與陳水土,也繼續協助日軍。陳成向日方介紹台北城內的各重要設施,而尚年輕的陳水土,則跟著日軍一同南下,陪著北白川宮師團長當嚮導,一直到能久親王於台南逝世後才北返回家。後來陳水土被介紹給美島商會的大庭貫一郎,由他陪伴前往東京,進入小學校就讀,並曾會見已回到東京的樺山資紀。後來他返回台灣,進入公家機關任職,但可惜23歲便過世。陳成則從事營造業工作,1923年裕仁皇太子、即日後的昭和天皇,以太子的身分「東宮行啟」前來台灣巡視時,還曾於總督府官邸內接見陳成,並頒賜獎賞。
陳法在1900年7月18日逝世,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所賜的這張獎狀,後來輾轉流傳,1922年出現在曾文郡六甲庄某料亭的一位16歲的藝妓──林桂英的手上。當時的客人看到此狀,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這種東西怎麼會在一個地方的藝妓手上,頗為懷疑。但一經詢問,才發現她是陳法的孫女(但她是林周柑的女兒,並非陳成的血脈),故對於此等榮譽象徵,就當作傳家寶般地珍藏著,見證那段歷史的餘暉。
(撰文者/蔡承豪)
消失的台北城與留下來的痕跡
對談:戴寶村x邱翊
時間:2017年9月13日晚上7點到9點
地點:閱樂書店(松菸文創園區,生態池旁綠色小木屋)
費用:150元(附飲品)
連結:https://goo.gl/gSTs3b
【1895的歷史痕跡:奇女子陳法與日軍入北門】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400 )
黃土水作品水牛群像圖中山堂提供
身為民主國總統的唐景崧,其內心真正的意圖只是期待能找機會趕快潛行回大陸。於是在就職十天之後,他便以前線視察的名義,從淡水搭乘德國商輪逃回廈門,因此被戲稱是「十日總統」。
日軍入台與民主國解體
當民主國的軍隊開始搶劫民房時,旅居台北城內的外籍人士與仕紳商人開始感覺自己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威脅,進而商議派人到基隆去帶日本軍進入台北城,以維持秩序。於是年近「而立之年」的合同棧商行僱員辜顯榮乃不負眾望,於六月十四日前往基隆帶領日本軍進入台北城,因此日本軍在「無血入城」的情況下,順利地進駐了台北城。
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內政部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2019年,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蒲添生製作的孫中山銅像,不過倡議制座銅像的陳炘,與介紹蒲添生製作銅像的陳澄波皆死於二二八事件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元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蔣中正帶著六十萬軍民離開神州大陸到了台灣,他用了人生最後的二十餘年將台灣建造成亞洲四小龍之一。
蔣緯國將軍在《我的父親蔣中正》稱蔣中正給台灣帶來五大寶貴資源:
(一)《中華民國憲法》
(二)八十噸黃金、一百二十噸白銀
(三)六千八百位文教科技精英及政經專家
(四)六十萬軍人、兵工人士及工商義民
(五)六十萬件文物國寶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lk84vje.html
堡壘廳
穿過堡壘廳會抵達戶外露台,那是當年向群眾廣場發表演講的位置,站在此處可掌握廣場的狀況。
當年蔣中正總統及夫人曾多次在這裡揮手致意。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
一~五任都是蔣中正
蔣中正 |
很妙的是,站在露台上望向廣場彷彿昔日景象重現。
「臺北公會堂」
臺北市中山堂前稱「臺北公會堂」,建於1936年,日治時期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整體設計恢弘典雅,為當時臺灣少見之大型公共建築。民國34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更名為「中山堂」。
中山堂原名是「臺北市公會堂」,追溯至1928年,現址原先是清領末期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後來欽差行臺部分建築物移到植物園,爾後在原地興建臺北市公會堂。一直到1936年才正式落成啟用。
建築為現代主義結合回教式的風格,很罕見的獨特混搭。
1928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領末期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並將欽差行臺部分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臺北市公會堂」。
「臺北市公會堂」正式動工是1932年11月23日,工程費時四年,於1936年12月26日落成啟用,主要設計者為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全部工程共耗費98萬日圓,動用工程人員94500人。
公會堂的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公會堂面積有1237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4188坪,外貌以幾何線條為主,簡潔明朗、呈現現代主義精神,並具有回教式建築風格,其空間可容納人數,也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公會堂而居第四位。
到了1945年(民國34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受降典禮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行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51年的臺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臺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貴賓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政府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中山堂在過去歲月裡,經常為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其中最受矚目的有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琰、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外國元首訪華,均在此舉行國宴,此外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審議通,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由於這些珍貴歷史突顯了中山堂的特殊地位,嗣經內政部於1992年(民國81年)將中山堂列為國家二級古蹟。1997年(民國8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部分條文,明訂直轄市內之第二級古蹟,為直轄市定古蹟。2019年(民國108年)經文化部文資局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台灣光復節
中山堂曾是台灣最重要的集會場所。圖為1979年各界齊聚中山堂前廣場,慶祝台灣光復節。
民國88年改隸文化局,由臺北市立國樂團進駐。民國100年空間整修,設專任主任,並增設多處空間如臺北書院、藝文沙龍,成為臺北市兼具有教育、藝文及休閒之多功能場所。
台灣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成為日後許多政府重要活動的集會空間。目前中山堂不單單是國定古蹟,也是多功能的展演空間,內部也陸續增設了臺北書院、藝文沙龍、餐廳及咖啡館等等,讓古蹟重拾光彩。
高山青
現在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的歌曲〈高山青〉,是來自電影《阿里山風雲》,沈冬說,當年《阿里山風雲》在中山堂首演,當時很轟動,「廳內為了放這部電影,還特別整修音響,現在這部電影只剩下殘存的片花,而〈高山青〉留了下來。」
- 定時導覽:每週六、日定時導覽10時、11時、14時、16時,於大廳右側文宣區集合,遇中正廳演出時,請於大門志工導覽區集合。
- 團體導覽預約:參觀人數達5人以上可申請導覽,請於一週前至市民e點通線上預約。
- 導覽設備:館所備有25具語音導覽機,含中、英、日三種語文,請持本人身分證、健保卡、學生證等有效證件任一種,至一樓大廳服務台,免費借用。
- 如中正廳、光復廳當日遇裝台、彩排或演出活動,則不開放參觀
- 預約洽詢請電02-23813137轉分機105。
- https://culture.gov.taipei/cp.aspx?n=0BFB85BF38F39C90
【 收費資訊說明 】
古蹟導覽免費,展演節目費用資訊詳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網站。
台北市中山堂
「公會堂」,乃是日本專為都市舉辦集會活動所設計的公共建築
臺灣日治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現名。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內政部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2019年,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中時電子報 2020-08-02 09:33A-A+
人氣 195
中山堂夢工廠 風光80年
#中山堂 #夢工廠 #台北 #蔡瑞月 #雲門舞集 more
中國時報記者李欣恬/台北報導
半世紀以前,台北青年男女都去哪裡約會?答案是中山堂。音樂學者沈冬分析,中山堂過去除了是情人約會場所,更是風光一時的表演場地,包括舞蹈家蔡瑞月1947年的首場舞蹈創作發表會、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1973年首次公演,都是在中山堂上演,「中山堂就是台灣藝文發展史的縮影,曾是全台藝文發聲的重要場所。」
西元 | 內容 |
---|---|
1881 | 福建巡撫岑毓英積極籌建臺北城牆門及衙門機關。 |
1885 | 清廷宣布臺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
1889 | 興建臺灣省布政使司衙門(位階如今之臺灣省政府民政財政兩廳)。 |
1892 | 沿著布政使司衙門西側,建立「欽差行臺」做為當時行政首長及其隨員來臺視察時辦公及居所,基地位於中山堂現址。 |
1894 | 「欽差行臺」完工。臺北巡撫邵友濂將省治由台南移設臺北城。 |
西元 | 日治 | 內容 |
---|---|---|
1895 | 明治28年 | 清日馬關條約訂定,臺灣被清廷割讓予日本。5月29日,日軍登陸臺灣。6月7日進占臺北城後,占欽差行臺為最高統治機關稱「總督府」,6月1 7日宣布始政,開始治台。 |
1919 | 大正8年 | 臺灣總督府落成,最高統治機關由欽差行臺舊廳舍遷至新廈(今總統府)。 |
1928 | 昭和3年 | 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將欽差行臺拆除並在原址籌建「臺北公會堂」。 |
1931 | 昭和6年 | 10月3日舉行〈舊廳舍取拂(拆除)奉告祭〉,正式公告將拆除欽差行臺,作為臺北公會堂預定地。 |
1932 | 昭和7年 | 11月23日臺北公會堂舉行興工破土儀式。清領時代欽差行臺部份廳舍被分遷至今南海路植物園內(現已被列為二級古蹟)與圓山動物園內(此部分已毀)。 |
1935 | 昭和10年 | 始政四十年臺灣博覽會舉行,將臺北公會堂設為第一展覽主場館。 |
1936 | 昭和11年 | 12月26日臺北市公會堂正式落成啟用。這座鋼筋混凝土4層樓建築,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監造團隊還有八阪志賀助、神谷犀次郎等成員,造價98萬日圓。 12月26日黃土水遺作〈水牛群像〉,由遺孀黃廖秋桂贈予臺北公會堂。 |
1938 | 昭和13年 | 七七事件爆發周年,〈臺灣日日新報〉策劃「支那事變戰爭展」,在臺北公會堂展出。 |
1939 | 昭和14年 | 臺北公會堂南側4樓赤道儀室(即臺北天文臺前身)竣工,係〈臺灣日日新報〉為慶祝40周年,於1938年贈予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政府)。昭和16年「天體觀測同好會」成立,乃是日本時代台灣最重要的天文社團。 |
西元 | 民國 | 內容 |
---|---|---|
1945 | 民34 | 10月25日臺灣光復,於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臺灣及澎湖地區重歸中華民國版圖,臺灣各界代表於中山堂,歡慶臺灣光復。 12月19日,臺北公會堂正式改名為中山堂。1945 此後,中山堂成為召開國民大會,及政府接待外賓的主要場所,舉凡美國總統尼克森、南韓首位總統李承晚、伊朗國王巴勒維等元首訪華,都在此接受國宴款待。 |
1946 | 民35 | 臺灣文化協進會,在中山堂舉行成立大會。 臺北市參議會第一屆大會,由市長游彌堅主持。 第一屆臺灣省美術展在中山堂展出。 臺北市第一屆集團結婚,8對夫婦於中山堂舉行婚禮。 |
1947 | 民36 | 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發。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中山堂會商處理事宜。 10月,郵政總局發行臺灣光復紀念郵票,第二組圖案即以中山堂為正景,面值分別為伍仟圓及壹萬圓。 現代舞者蔡瑞月首度發表舞蹈創作。 |
1948 | 民37 | 作曲家楊三郎首次歌謠發表會。 台陽美術協會於中山堂舉行光復紀念展及第十一屆台陽美展。 |
1949 | 民38 | 中華國民政府遷臺,以中山堂為國民大會會址、立法院議事廳,並成為政府重要活動會場。 10月10日中山堂廣場東北角,蒲添生雕塑國父雕像,舉行銅像揭幕典禮。 |
1950 | 民39 | 第一期愛國獎券,在中山堂公開開獎。 |
1951 | 民40 | 臺北市各界歡送第一期入伍新兵大會,在中山堂舉行。 |
1952 | 民41 | 10月31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在中山堂舉行成立大會,由蔣經國出任主任。 |
1954 | 民43 | 3月10日,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大會第六次會議,投票表決罷免副總統李宗仁。 3月22日,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選舉大會,選出蔣中正為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 5月20日,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就職大典。1954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立法院審議通過。 |
1957 | 民46 | 3月第一屆漫畫展在中山堂舉行,由中國美術協會主辦。 5月現代畫派「五月畫會」,在中山堂舉行第一屆畫展,參展者有郭豫倫、郭東榮、李芳枝、劉國松、鄭瓊娟、陳景容。 |
1959 | 民48 | 11月27日,畫家李梅樹,舉行第一屆個人油畫展。 |
1960 | 民49 | 5月20日中華民國第三任總統就職大典。 |
1966 | 民55 | 5月20日中華民國第四任總統就職大典。 |
1968 | 民57 | 9月9日慶祝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臺北市各國民中學聯合開學典禮。 |
1969 | 民58 |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於中山堂演出。 |
1970 | 民59 | 青春熱門音樂會,於中山堂舉行。 |
1971 | 民60 |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會,鄧昌國擔任指揮。 |
1972 | 民61 | 5月20日中華民國第五任總統就職大典在中山堂舉行。 |
1973 | 民62 | 林懷民創辦的「雲門舞集」臺北首演。 應國際同濟會中央會之邀,臺北榮星兒童合唱團,在中山堂演出。 |
1975 | 民64 | 歌手楊弦,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掀起民歌風潮。 |
1977 | 民66 | 反共音樂家馬思聰,舉行小提琴演奏會。 巴黎木十字架兒童合唱團,舉行演唱會。 |
1982 | 民71 | 10月23日,諾貝爾文學得主俄籍流亡作家文學家索忍尼辛,以〈給自由中國〉為題,在中山堂中正廳演講。此篇講稿後被編入國中國文課。 |
1988 | 民77 | 民風樂府策劃,2月演出「我要的不多」、3月「讓我與你相遇」台北公演。 |
1991 | 民80 | 具55年歷史的中山堂,決定加以整修而不拆除。 |
1992 | 民81 | 內政部指定中山堂為二級古蹟。 |
1993 | 民82 | 北京京劇院首度來臺,在中山堂中正廳演出。 獲美國葛萊美獎「最佳福音合唱團」提名的非洲兒童合唱團,於中山堂舉行在臺最後一場演出。 |
1995 | 民84 | 中山堂前廣場舉行,臺灣光復50周年慶祝會,活動以「落地生根」為主訴求。 |
1997 | 民86 | 二級古蹟公會堂整修工程(第一期)由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施工,工程範圍涵蓋公會堂一樓西北側復興堂、大眾餐廳、走廊、二樓管理所辦公室、北側會議室。 8月提送古蹟修復審查小組進行審查二級古蹟公會堂整修工程(第二期) ,工程範圍包括古蹟本體修復(室內、外門扇室內外、窗戶外壁整修)主要整修大項是照原貌修復拆除三、四樓違建門扇。 |
1998 | 民87 | 中山堂動工整修。 |
1999 | 民88 | 中正廳再利用工程及光復廳文化設施修復工程施作。 中山堂主管機關,由臺北市民政局,改為文化局。 10月25日「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落成啟用,由中原大學建築學者黃承令設計,廣場紀念碑以「歷史的留言板」為設計主題 。 |
2001 | 民90 | 12月,中山堂重新開放,臺北市立國樂團常駐現場,並由該團團長兼代管理所主任。接著舉辦「中山堂–歷史開門」系列慶祝活動。中正廳、光復廳及廣場,對外開放租用。 |
2002 | 民91 | 1月漢唐樂府,演出南管梨園樂舞〈荔鏡奇緣〉。 1月蕭靜文舞蹈團,演出〈臺灣舞蹈的月娘–蔡瑞月〉。 1月〈校園民歌的故事〉演唱會。 1月明華園歌仔戲團演出〈乘願再來〉。 |
2003 | 民92 | 10月第7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於光復廳舉行,四類得主有:文學類白先勇先生、美術類陳慧坤先生、音樂類潘皇龍先生、戲劇類顧正秋女士。 |
2004 | 民93 | 9月第8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頒給音像藝術家杜篤之、舞蹈表演藝術家李靜君、詩人林亨泰、藝術家陳其寬、作曲家蕭泰然。 |
2005 | 民94 | 1月「飛白」研討會,並成立「漢字文化交流促進會」。 |
2006 | 民95 | 11月「第十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於光復廳舉行。 |
2007 | 民96 | 6月台北市立國樂團,「雙重撞擊」音樂會。 6月第9屆臺北電影節,於光復廳,舉行開幕典禮。 8月紐約林肯中心藝術節製作的〈天空展覽–慢舞〉,在中山堂廣場舉行亞洲首展。 |
2008 | 民97 | 9月「2008城市文化交流會議–臺北年會」。 |
2009 | 民98 | 10月「2009流浪之歌音樂節」。 12月中山堂管理所主任,由文化局專門委員李麗珠兼代。 |
2010 | 民99 | 10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65周年特展」。 |
2011 | 民100 | 1月1日 休館4個月進行內部裝修。 5月 重新開館。 5月6日 舉辦「拼貼堆疊中山堂」及「臺北銀座百年記憶」特展。 9月15日 3樓「臺北書院」開幕,由林谷芳先生擔任山長。 10月25日 辦理「慶祝光復─百年來臺灣地方自治」特展。 11月 4樓「蔡明亮咖啡走廊」開幕,由蔡李陸咖啡商號經營。 |
2012 | 民101 | 1月1日 文化局於廣場舉行「第8屆漢字文化節─新春開筆」活動。 3月16日 文化局主辦2012臺北文學季系列活動之「文學初遇︰作家的第一本書—臺北文學主題書展」開展。 4月25日 辦理「蒲浩明師生雕塑聯展-銅與石膏的對話」。 6月29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舉行「2012臺北電影節」開幕典禮。 6月30日 辦理「生命的對話-蒲添生、蒲浩明、蒲宜君雕塑三代聯展」。 7月7日 辦理「七七事變75週年特展」。 8月25日 蔡明亮咖啡走廊舉辦「灰灰的捷運帝國–兒童小火車收藏展」。 9月13日 與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合辦「我畫我話-身心障礙者巡迴畫展」。 9月14日 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華民國水資源環境教育學會、康軒文教事業及「綠島大象」於臺北書院合辦「2012臺灣環境教育講座」。 9月15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舉行「第16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 10月5日 文化局於中正廳舉辦「2012第10屆流浪之歌音樂節」及「迷宮樂器」、「彎腰市集」等活動。 10月6日 辦理「李乾朗建築手稿暨收藏展-古建築偵探的奇幻旅程」。 |
2013 | 民102 | 1月21日 辦理「詩光墨影中山行-黃華安詩書影畫特展」。 1月26日 辦理「蛇年迎春,揮毫贈春聯」活動。 3月2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舉辦「茶與樂的對話四季茶會-春茗驚蟄」。 3月9日 辦理「一代名將白崇禧將軍影像紀念展」。 3月15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舉辦「文學摩登-臺北文青生活考特展」。 4月19日 文化部於光復廳舉辦行政院「第32屆文化獎頒獎典禮」。 4月20日 辦理「掉進郵票的童話王國-世界經典童話郵票展」。 4月23日 文化部於光復廳舉辦「第37屆金鼎獎頒獎典禮」。 5月4日 蔡明亮咖啡走廊舉辦「淡漠」郭定原黑白風景攝影個展。 5月5日 與中正區公所合辦「102年中正區歷史復活節」。 6月8日 財團法人臺北市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於中正廳舉辦「2013原鄉‧原音‧李泰祥夏日演唱會」。 6月9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舉辦「茶與樂的對話四季茶會-香茗品夏」。 6月28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舉行「2013臺北電影節」開幕式。 7月7日 辦理「抗戰總動員─戰時文宣季生活特展」。 7月26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舉行「2013臺北兒童藝術節」開幕式。 8月3日 與雄獅美術合辦「走進古蹟畫國寶」藝術講座、親子塗鴉及地面彩繪、著色徵稿等活動。 9月7日 與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合辦「102年度特殊美學藝術創作展」。 10月1日 蔡明亮咖啡走廊舉辦「異鄉繞徑—當代東南亞民畫展」。 10月18日 與財團法人巴黎文教基金會合辦「版映古臺北風華」特展及版印研習DIY活動。 10月22日 辦理「臺灣光復」紀念音樂會。 12月1日 堡壘咖啡舉辦現代水墨畫個展—「魂之所以」。 |
2014 | 民103 | 2月15日 與臺北市電影委員會合辦「臺北建城130.藝遊百年大稻埕」之大稻埕風華展及人文巡禮巴士活動。 2月21日 與中國青年救國團臺北市團務指導委員會合辦「第五屆來北門城迎古仔燈嘉年華」活動。 2月23日 102年中正廳升降舞臺系統暨舞臺地板汰換工程完工。 3月8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舉辦「茶與樂的對話—春季茶會」活動。 3月5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辦理2014臺北文學季「微革命:影響臺北的文學事」特展。 4月4日 辦理「春道花清插花藝術展」。 4月24日 文化局於本所辦理「2014年兩岸城市文化互訪系列─北京週」活動。 4月25日 辦理「雲水之夢─林海鐘書畫個展」。 5月15日 完成老夫子、大番薯代言之劇場禮儀宣導片。 5月17日 與中正區公所合辦「103年中正區歷史復活節」。 6月15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舉辦「茶與樂的對話四季茶會-香茗品夏」活動。 6月28日 辦理「張正傑與水牛群像的對話」音樂會。 7月7日 辦理「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特展」。 7月19日 財團法人臺北市文化基金會於中正廳舉行「2014臺北電影節」頒獎典禮。 8月9日 文化部於中正廳舉行「第2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 8月27日 與文化部於光復廳合辦「公民社會經驗交流活動」。 8月27日 文化部於中正廳舉行「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決賽暨頒獎典禮」。 9月6日 文化局辦理漢字文化節系列之「一字一音‧南音詩會」及「一筆一畫‧街頭書生/一字一座‧練字房」活動。 9月7日 與財團法人臺北市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合辦「103年特殊美學藝術創作展」。 9月14日 廣場周邊延平南路(武昌街至衡陽路段)鋪面改善工程完工。 9月20日 配合國際古蹟日舉辦「古蹟開門」拼貼馬賽克活動。 9月21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辦理「茶與樂的對話─秋季茶會」活動。 10月1日 與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合辦「蕃社姑娘回娘家─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逝世70週年紀念」音樂會。 10月4日 與文化局及大大樹音樂圖像於光復廳舉行「小流浪音樂會」。 10月10日 辦理「鐵道商城 淘寶歲月─中華商場特展」及相關導覽、講座。 10月11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舉行「漢字文化推廣系列」活動。 10月21日 與財團法人全球華人紀念抗日協會於光復廳合辦「喚起、省思、前瞻 紀念臺灣脫離日據69年週年影/圖/縱橫談」活動。 10月25日 文化局於中正廳舉行「臺北詩歌節」活動。 11月15日 與弦外之音於光復廳合辦「輪椅族音樂會」。 11月18日 獲頒「103年度臺北市政府服務品質獎」優等獎。 12月1日 蔡明亮咖啡走廊舉辦「地方色彩」-找尋臺灣裝裱新風貌展覽。 12月5日 蔡明亮咖啡走廊舉辦「昨日 今日 明日」:蔡明亮電影回顧展。 12月6日 文化局於光復廳舉行「第18屆臺北文化獎」。 12月8日 委託蒲添生紀念館協助清潔「水牛群像」雕塑。 12月13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辦理「茶與樂的對話─冬暮敘茗」活動。 12月15日 文化部於光復廳舉行「臺灣詩歌音樂會」。 12月27日 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於中正廳合辦「漢寶德先生追思音樂會」。 12月28日 與弦外之音於光復廳合辦「博幼基金會慈善募款音樂會」。 |
2015 | 民104 | 1月1日 辦理「浮光掠影-鍾漢良攝影個展」。 1月10日 與國防部合辦「愛與和平〜一江山戰役六十週年照片展」。 1月17日 與漢光教育基金會於光復廳合辦「漢字2015喜洋洋-跟著蕭錕老師玩書法」。 3月14日 辦理「珠聯璧合III─韓靜遠/包一民書畫展」。 3月31日 中正廳、光復廳冷氣空調冰水主機更新工程完工。 4月18日 與臺灣社區發展協會合辦「熏風—嶺南四家 陳傳譽 喬平 蔣悅 金城 書畫藝術聯展」。 4月18日 防水工程完工。 4月30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辦理「茶與樂的對話─春季茶會」活動。 5月3日 與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中華文物保護協會、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促進會、國立臺灣博物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共同主辦「緬懷古蹟芬芳─臺灣古蹟仙‧林衡道教授百歲紀念古蹟導覽活動」。 5月9日 與中正區公所合辦「104年中正區歷史復活節」及「曾經繚繞臺北的聲音─留聲機特展」並舉辦DIY教學活動。 5月11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寄存於本所之「曾侯乙編鐘、編磬」搬遷至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日後再運返宜蘭該中心保存。 5月16日 文化局於3樓臺北書院舉辦「凹凸有字─日星鑄字行與漢字文學特展」。 6月13日 臺北書院於光復廳「茶與樂的對話─夏茗敘懷春季茶會」活動。 7月18日 文化局於中正廳舉行「2015臺北電影節」頒獎典禮。 8月1日 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中正廳舉行「第26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 8月15日 為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辦理「大時代的故事」特展及講座、紀錄片首映會、演唱會、音樂會等活動。 8月18日 中華文化總會與「視納華仁(CNEX)」基金會於中正廳舉行紀錄片「冲天」之首映會,馬英九總統應邀出席並全程觀賞。 9月5日 與大提琴家張正傑於光復廳合辦「2015張正傑輪椅族音樂會—Let’s cosplay」。 9月5日 臺北市立國樂團於中正廳舉辦2015/16「TCO經典風華」樂季開季音樂會。 9月6日 與臺北書院於光復廳合辦「秋茶邀月」秋季茶會。 9月18日 紀念臺灣前輩雕塑家黃土水120歲冥誕,舉辦「向大師致敬─臺灣前輩11家雕塑大展」及講座,自9月18日至11月22日日止。 9月20日 點燈文化基金會假4樓舉辦「哥哥爸爸真偉大三代同堂茶話會」。 9月23日 黃主任國琴接受國防部莒光日電視節目訪問,談「中山堂與臺灣光復」。 10月15日 藝文沙龍委託經營之「4F咖啡」正式開幕。 10月16日 與點燈文化基金會於中正廳合辦「向國軍致敬感恩演唱會」。 10月25日 與臺灣省政府於中正廳合辦「慶祝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紀念大會」,馬總統蒞臨現場並致詞。 11月7日 舉辦「一代功夫電影巨匠郭南宏文物特展」開幕暨記者會,並11月15日由郭南宏導演親自導覽。 11月7日 文化局於中正廳舉辦「臺北詩歌節─詩的公轉運動 」演出。 11月17日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於中正廳舉辦「104年金安獎」頒獎典禮。 11月29日 與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於光復廳共同舉辦「我話,我畫」藝術創作展頒獎典禮。 12月10日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於中正廳舉辦「2015年世界人權日活動」,馬總統蒞臨現場並致詞。 12月12日 本所與臺北書院於光復廳合辦《茶與樂的對話》冬季茶會-「冬茶品真」活動。 12月15日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2月15日於光復廳舉辦第十九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 12月17日 臺北市政府續聘林谷芳先生擔任本所「臺北書院」山長,任期105年1月1日至107年12月31日。 12月24日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2月24日於光復廳舉辦第六屆「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頒獎典禮。 |
2016 | 民105 | 1月7日 本所與台灣世界押花藝術協會合辦「花顯台灣」台灣風情押花展開幕。 1月29日 本所與電影資料中心合辦「再見.阿郎:一代影帝柯俊雄懷念影展」。 1月30日 堡壘咖啡合約到期,暫停營業完成點交。 2月26日 配合國史館實地審驗本所保管之總統副總統文物。< 3月5日 本所與音樂家張正傑合辦「張正傑的狂想《體驗盲人音樂會》」,演出票券所得將捐給盲人慈善機構。 3月6日 本所與點燈文化基金會合辦「點燈‧迎光─看見生命勇士」演唱會活動,盈餘所得將捐贈臺中惠明視障者教養院。 3月12日 本所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辦「國樂前輩足跡」特展。展期自3月12日至4月24日。 3月12日 本所與臺北書院合辦《茶與樂的對話》春季茶會-「春茶驚蟄」活動。 3月24日 本所與國立臺灣大學合辦「青青—臺灣大學北京大學校園民歌聯合音樂會」活動。 4月30日 本所與臺北市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於展覽室合辦「膠響琴人夢」特展。展期自4月30日至6月26日。 5月19日 辦理「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開跑記者會,公布80年慶計有16場演出、文物及文創徵件,講座、店家串連及80特展,藝文網站上線等活動。 5月20日 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簽訂數位典藏與加值開放計畫,以整理本所早期檔案資料。 5月27日 與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合辦「中山堂80禮讚─遊子歸鄉─楊弦」民歌音樂會。 5月28日 與鼓霸大樂隊合辦「中山堂80禮讚─鼓霸之音 與君同樂」音樂會。 6月11日 中正廳演出「阿母上戲去」,做為「2016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閉幕音樂劇,結束本年共23場精彩演出。 6月30日 第18屆臺北電影節在中山堂開幕,有多場講座、頒獎典禮及35場電影放映。 6月30日 完成本所地毯更新工程。 7月16日 第18屆臺北電影節於中正廳舉行頒獎典禮。 8月6─8日 本所與4F劇場咖啡合辦「音樂賞析:尋找英雄」、「Happy father day」、「DAD BRO哥哥爸爸舞很大」,父親節系列活動。 8月12日 本所與國家電影中心合辦「台語片60週年」文物展。 8月27日 本所與故事工廠合辦【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3個諸葛亮」舞台劇。 8月28日 本所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辦「憶─中山堂80禮讚」音樂會。 9月1日 臺北市105年運動有功團體及人員表揚大會於光復廳舉辦。 9月3日 本所與臺北書院合辦《茶與樂的對話》「秋茶邀月─丙申‧台北」。 9月4日 本所與弦外之音團合辦「張正傑的輪椅族音樂會-輪椅歌劇院」。 9月9日-10日 2016臺北藝術節「龍之憂鬱」舞台劇於中正廳演出,由法國南特爾-亞蒙迪劇院藝術總監、藝術視覺頑童菲利浦.肯恩執導。 9月10日 本所與財團法人台北市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合辦「我畫我話-身心障礙聯合畫展頒獎典禮」。 9月19日 辦理105年下半年度消防組訓,進行同仁AED+CPR訓練及測驗。 9月21日 第五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於光復廳舉辦。 9月23日 本所黃國琴主任接受台北電台「藝遊未盡」主持人欣亞的專訪,節目於10月1日上午播出。 9月23日 「紀露霞的歌唱年代」新書發表會於第二展覽室舉辦。 9月24日 與國家電影中心於臺北書院合辦「林福地導演的台語片與其音樂」講座由林福地導演主講,計有60人參加。 9月26日─28日 民主進步黨於光復廳辦理【創黨30‧挑戰30】系列活動─DPP時光廊影像展。 9月30日 2016臺北藝術節: 英國甘蒂尼雜技團於中正廳演出「4×4瞬間建築」。 10月15日 本所【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與臺北書院合辦文化講座,由辛意雲教授主講 《現代化與傳統文化》。 10月16日 本所【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與臺北書院合辦文化講座,由李蕭錕教授主講《當下即是─禪與書法的邂逅》。 10月22日 本所【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與臺北書院合辦文化講座,由曹復永教授主講《小生的京崑表演藝術》。 10月23日 本所【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與臺北書院合辦文化講座,由山長林谷芳主講《禪與當代生命》。 11月12日〜13日 本所與弦外之音樂團於光復廳合辦「中山堂80週年─風華再現舞會」,由大提琴家張正傑策畫,邀請鼓霸大樂隊、拈花惹艸花藝團隊及馥蘭朵烏來度假飯店精緻餐點團隊共襄盛舉,重溫記憶裡西方文化與社交舞蹈剛傳入的年代。 11月18日 【眾樂之堂】中山堂80週年特展開幕記者會,劉主秘得堅、策展人沈冬教授、李行導演、莊永明老師、劉鳳學教授、樊曼儂女士、影星林沖先生等許多嘉賓蒞臨及本所退休同仁約120人參加。本次特展,相關活動計有5場導覽、6場講座、5場特別演出、DIY手作活動與志工手工才藝展,展期至106年3月12日止。 11月18日 中山堂藝文資料庫正式上線提供查詢服務。 12月4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由台灣大學沈冬教授講述「中山堂的六首歌〜《眾樂之堂—中山堂八十週年特展》探微」。 12月11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由中研院顏娟英研究員講述「從公會堂到中山堂〜市民生活中的臺灣美術」。 12月17日 本所與臺北書院於光復廳合辦「茶與樂的對話─冬茶品真」冬季茶會。 12月21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與漢光創藝文化合辦「洪小喬-愛之旅‧民歌千年」演唱會。 12月25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與永樂扶輪社合辦「台日聖誕慈善音樂會」,籌募善款200餘萬元,捐贈給八里天主教安養院5個機構。 |
2017 | 民106 | 1月8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由台灣大學梅家玲教授主講「中山堂與戰後臺灣文學」。 2月4日至12日 配合2017臺北燈節,廣場有花燈區、燈謎擂台及3D音樂互動光雕秀等活動,2月5日並加碼舉辦結合光雕、影像、故事及嘻哈音樂李英宏歌手之超現實演唱派對。 2月18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所長主講「從淡水館、公會堂到中山堂的歷史地理變遷」。 3月4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張崑振教授主講「中山堂與臺北建築」。 3月9日 藝文沙龍舉辦第六屆野望影展,自3月9日起至6月29日止,播放20部世界頂尖的生態環境紀錄片。 3月11日 【中山堂.80禮讚】系列活動,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林文淇教授主講「電影院中山堂─臺灣抗日間諜片」。 3月12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陳世仁老師主講「茶園管理對茶的呈現」。 3月29日 中日拼布藝術作品交流展開展,展期自3月29日至4月26日止,並於4月8日起至4月22日止,舉辦12場手藝DIY講習活動。 4月8日 茶與樂的對話─「春茶驚蟄」春季茶會。 4月9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張智揚老師主講「臺灣北部老茶」。 4月29日 與漢光教育基金會合辦「丁酉年 字字珠『雞』─跟著李蕭錕教授玩字戲墨」創意寫書法活動。 5月20日 邀請鼓霸樂團於廣場合辦「假日廣場音樂會」。 5月21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古武男老師主講「古武男的忘茶味」。 6月10日 與臺北書院合辦「茶與樂的對話-夏茗敘懷」。 6月10日 邀請鼓霸大樂團於廣場合辦「假日廣場音樂會」。 6月18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白宜芳老師主講「野茶讚」。 6月20日 本所106年第一次委託經營管理督導會議。 6月29日 2017年第19屆臺北電影節開幕。 7月7日 舉行「動競躍於方寸:世界運動郵票展」開幕典禮;展期自106年7月7日起至9月17日止。 7月15日 2017年第19屆臺北電影節舉行頒獎典禮。 7月16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龔于堯老師主講「茶香環島」。 7月22日 「動競躍於方寸:世界運動郵票展」專題講座:林玫君教授《面向奧運:從臺灣首位參加奧運的張星賢談起》。 8月20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馮明忠老師主講「時間的味道」。 9月2日 本所與弦外之音合辦第五屆「張正傑的輪椅族音樂會─弦樂管樂大PK」。 9月6日 本所哺集乳室經衛生局認證為「優良哺集乳室」,效期至109年。 9月9日 本所與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合辦第七屆「我畫我話特殊美學藝術展覽」頒獎典禮,展期自9月9日起至10月31日。 9月17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陳煥堂老師主講「半發酵茶?答」。 10月1日 「中山筆薈──臺北書院師生書法聯展2017」開幕,展期自10月1日起至10月29日止。 10月7日 響應2017白晝之夜活動,堡壘廳舉辦《品酒之夜》、4樓劇場咖啡舉辦《音樂賞析》。 10月7日 與臺北書院合辦「茶與樂的對話-秋茶邀月」。 10月15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徐榮波老師主講「談談『黑茶』」。 10月22日 臺北書院《順天應人24節氣養生講座》,王鯤淵主講「霜降養生」。 11月12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開幕,展期自106年11月12日起至107年2月25日止,並辦理10場專題講座。 11月12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蕭瓊瑞教授主講「我從民國大家獲得的滋養」。 11月18日 臺北書院講座,中央大學溫宇航老師主講「崑曲的表演藝術之美」。 11月19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林炳輝老師主講「「茶空間美學」。 11月25日 臺北書院《順天應人24節氣養生講座》,王鯤淵老師主講「小雪養生」。 12月9、10日 與弦外之音樂團合辦「再現風華─歐洲宮廷舞會」,重現古典而華麗的舞池風貌。 12月9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董敏先生主講「平廬老人與甲骨文-談我的父親」。 12月16日 與臺北書院合辦「茶與樂的對話─冬茶品真」。 12月17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李鈺老師主講「普洱茶的收藏」。 12月23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辛金順教授主講「東西文化南北人〜林語堂的十個關鍵詞」。 12月24日 臺北書院《順天應人24節氣養生講座》,王鯤淵老師主講「冬至養生」。 12月25日 與永樂扶輪社合辦「根除小兒麻痺慈善音樂會」。 12月30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陳昌明教授主講「民國奇女子-蘇雪林論」。 |
2018 | 民107 | 1月6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莊靈先生主講「畢生護持故宮國寶的文人父親」。 1月7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黃華安先生主講「從兩岸故居影像談大師的生活風采」。 1月13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林海鐘先生主講「溥心畬的文人畫逸趣」。 1月14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龔于堯老師主講「品味老茶」。 1月20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林谷芳先生主講「氣象萬千.富貴逼人-談張大千」。 1月27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李蕭錕先生主講「于右任的書法審美」。 1月26日至2月1日 臺北書院舉辦《2018小茶人全能冬令營》。 2月3日 與漢光教育基金會合辦「戊戌年汪來福─跟著李蕭錕教授玩字戲墨」,創意寫書法活動。 3月2日 辦理「民國大家書畫風情展」,展期自3月2日起至3月25日止。 3月3日 與臺北書院合辦「茶與樂的對話─春茶驚蟄」。 3月7日 臺北書院《人文攝影講座》,黃華安老師主講「人文攝影〜千江有水千江月」。 3月11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陳煥堂老師主講「台灣茶名說清楚講明白」。 3月21至24日 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臺灣分會合辦「2018春分報喜.諾魯茲新年在台灣」。 3月31日 辦理「盛放華麗島─博物繪師黃崑謀原作特展」,展期自107年3月31日起至6月9日止。 4月4日 堡壘廳舉辦「狗狗與我塗鴉活動」,展現兒童畫出與狗狗相處的情景。 4月13日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移展成大藝術中心。 4月14日 臺北書院「長江商學院─騰訊班」課程,林谷芳老師主講「禪學文化體驗」。 4月15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古武南老師主講「膨風茶流浪記」。 4月22日 「盛放華麗島─博物繪師黃崑謀原作特展」《科學與藝術的交會》張永仁老師主講「奇妙的昆蟲生態攝影與繪圖」。 4月28日 「盛放華麗島─博物繪師黃崑謀原作特展」《科學與藝術的交會》由郭城孟老師主講「走進生態博物繪的世界」。 5月5日 「盛放華麗島~博物繪師黃崑謀原作特展」《科學與藝術的交會》黃一峯老師主講「你也可以是博物繪師」。 5月12日 「盛放華麗島~博物繪師黃崑謀原作特展」《科學與藝術的交會》李乾朗老師主講「漫談建築圖解的奧祕」。 5月18日 市定古蹟「台北公會堂」提報國定古蹟現勘。 5月19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鄭添福老師主講「一片葉子的變化」。 6月9日 與臺北書院合辦「茶與樂的對話─春茶驚蟄」。 6月12日 辦理本所107年度AED+CPR訓練。 6月14日 召開藝文沙龍委託經營管理督導委員會。 6月24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張智揚老師主講「不同品種製作之鐵觀音的差異性」。 6月28日 2018年第20屆臺北電影節開幕。 7月3日至13日 臺北書院辦理【2018小茶人全能夏令營】。 7月14日 第20屆臺北電影節於中正廳舉行頒獎典禮。 7月15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葉東泰老師主講「走進府城茶芳古道」。 7月20日 辦理「時代印記出瓷入畫─陳翠萍創作展」,展期自107年7月20日起至8月16日止。 8月7日 召開108年中正廳檔期臺北市國中小學校社團使用協調會議。 8月12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陳世仁老師主講「白.話.茶」。 8月13日 召開中正廳107年零星檔期暨108年外租檔期審議會議。 8月22日 孫中山先生銅像古物管理維護計畫經臺北市文獻館備查。 8月25、26日和9月1日舉辦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9月6日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本所召開升格國定古蹟現場會勘。 9月15日 與台北書院合辦「秋茶印月」四季茶會。 9月16日 弦外之音團結合京劇大師-永遠的美猴王朱陸豪合辦「張正傑的輪椅族音樂會」,為輪椅族朋友帶來精采演出。 9月16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林世偉老師主講「半發酵茶製造工藝中日光凋萎與品質的關係」。 10月6日 「鳥蟲體書法展──百齡壽翁趙慕鶴及弟子葉水蓉作品聯展」,展期自10月6日至11月25日止。 10月6日 與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合辦「我畫我話」特殊美學頒獎典禮,特殊美學創作展於本所4樓藝文沙龍展出,展期自10月6至10月31日止。 10月12日 臺北書院書法課程,李蕭錕老師主講《當下即是—禪與書法之邂逅》,開課時間分為下午及晚上班次。 10月14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馮明忠老師主講《茶香與花香的邂逅》。 11月8日 臺北書院課程,辛意雲老師主講《老子哲學思想專題》,開課時間為每週四晚上班次。 11月10日 臺北書院課程,李乾朗老師主講《中國山西古建築系列講座》,開課時間為每週六下午班次。 11月11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林炳輝老師主講《茶空間美學》。 11月17日 與弦外之音團在光復廳辦理「維也納宮廷舞會」,特別邀請美猴王朱陸豪及鼓霸大樂隊參與。 12月4日 與萬世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合辦「洪小喬民歌之旅演唱會」,曲目包括創作曲,詩詞吟唱、各地民謠小調及民歌童謠等。 12月7日 辦理「福爾摩沙印象展〜16-19世紀『他者』視角下的臺灣」,展期自107年12月7日至108年2月24日。 12月14日 4樓劇場咖啡舉辦「三度航程third voyage—跨領域裝置藝術展」,由花藝與裝置、音樂及影像藝術,三向度的交 織、融合與創意激發的「三度航程」。 12月15日 與臺北書院合辦「冬茶品真」四季茶會:茶與樂的對話。 12月16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沈武銘老師主講《如何泡一杯感動自己的茶〜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2月18日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影視協拍網劇《罪夢者》於光復廳拍攝取景。 12月20日 4樓劇場咖啡召開「藝文沙龍委託經營管理督導委員會議」。 12月25日 與東寧雅集合辦「長生盛會-成功大學國劇社70週年京崑聯演」。 12月26日 臺北市中山堂館慶日,同時慶祝中山堂獲文資局審議通過指定國定古蹟,當日文創商店「花開中山」開幕,蔡明亮導演拍攝作品「光」;出版《中山堂視野〜說不盡的臺北故事》及《峻立之光-黃華安中山堂攝影專集2》2書,現場並設有臨時郵局。 |
2019 | 民108 | 1月5日 與漢光教育基金會合辦「豬事大吉-跟著李蕭錕教授玩字戲墨」創意寫書法活動。 1月6日 「福爾摩沙印象」展覽辦理系列講座,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教授主講「番番相會」。 1月12日 【中山筆薈—臺北書院師生書法聯展2019】開幕,展出台北書院講座李蕭錕教授師生作品共 122幅及篆刻作品69件,展期至2月24日止。 1月13日 「福爾摩沙印象」展覽辦理系列講座,由策展人簡義雄先生主講「臺灣流通的外國番銀」。 1月19日 「福爾摩沙印象」展覽辦理系列講座,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黃富三教授主講「旁觀者清嗎?外人看臺灣」。 1月24日 臺北市中山堂經文化部文資局公告指定為國立古蹟。 1月26日 臺北書院課程,薛明仁老師主講《戲曲名段的生命意味》,共12堂。 2月3日 4F劇場咖啡推出「春之療癒」系列活動。 3月8日 與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歲時記趣-2019中華插花藝術展」邀請了200位花藝家,展示歲時季節在花藝創作之不同風格的180件作品。 3月17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由陳煥堂老師主講「烏龍茶-採製過程與品質的關係」。 3月23-24日 辦理【春分報喜-諾魯茲藝術市集及新年音樂會】邀請民眾體驗中西亞新年文化、樂舞、服飾、工藝和美食。 4月9日 「經典五十 樂林磐石臺北市立交響樂團50週年特展」,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展示樂團排練及演出場景,演出曲目排行榜等統計數據、大事記,並設計擊樂之互動體驗。 4月14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由葉東泰老師主講「台灣早期煮茶的用水品味」。 4月27、28 日 臺北市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第一週主題「天籟古典」由台灣弦樂團及台北打擊樂團擔綱演出。 5月17日 本所請蔡明亮導演拍攝中山堂空間美學之「光」影片與另一部「你的臉」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院放映。 5月19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由龔于堯老師主講「茶藝能夠作甚麼」。 6月1日 「水果們的晚會-當國語課本遇上兒童文學」展覽開幕,介紹25位作家及插畫家,展出清末民初、日據時期直到今日的國語課本發展與演變。 6月1、2日 中山堂廣場音樂節,本週主題「自由流行」由迷你比利Mini Billy、麋先生及魔鏡樂團擔綱演出。 6月15日 本所與臺北書院合辦「夏茗敘懷」四季茶會,有汪志冰議員、文資委員蘇瑛敏、樹保委員張育森等多位貴賓到場。 6月16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李鈺老師主講「風土如何影響普洱茶」。 6月22日 劇場咖啡舉辦「空間與設計」攝影展,邀請王琮聖攝影師,展出空間營造與美學生活之攝影作品。 6月27日 第21屆台北電影節,辦理開閉幕活動、電影放映、VR展覽及頒獎典禮等,活動至7月13日止。 6月29日 「水果們的晚會-當國語課本遇上兒童文學」展覽講座,作家王淑芬分享「做一本有趣的課文小書」。 7月6日 「水果們的晚會-當國語課本遇上兒童文學」展覽講座,作家亞榮隆.薩可努分享「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7月8日 臺北書院辦理小茶人全能夏令營,藉由茶藝、花藝、針線、律動等課程,讓孩子在最自然的狀態下領略文化,體驗待人接物,並在專心泡茶中學會靜以自處。 7月14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林世偉老師主講「部分發酵茶的做青方式與香型」。 8月4日 臺北書院茶文化講座,陳世仁老師主講「蜜蜜的滋味」。 8月5日 召開檔期節目審議會議,經審議達80分以上者共計76件含候補19件(音樂類69件、戲劇類3件、舞蹈類4件),取得使用檔期。 8月27日 中正廳座椅重新定做勺型掛座,以固定椅墊承軸,更新約200座。 8月31日-9月30日 「千淬百錬 傳奇四十-臺北市立國樂團40週年展覽」 展示市國歷史紀錄與成長的足跡,現場佈置樂器介紹及歷屆團服演變。 9月4日 音樂家黃妍於堡壘廳舉辦午茶音樂會,讓在場賓客聆聽美妙的樂章。 9月21日 與臺北書院合辦秋季茶會「秋茶邀月」,有多位貴賓到場。 9月22日 與弦外之音樂團合辦輪椅族音樂會,本次邀請趙自強、翁若珮、劉成華、林天吉等音樂家以多首中西樂推出「牛肉麵PK 義大利麵」親切有味的音樂饗宴。 9月28日 劇場咖啡舉辦「秋季小市集」包含針織手作、文創交流、妍選好物等,讓大家來咖啡廳挖寶。 9月28-29日 2019臺北市中山堂廣場音樂會,本月主題為「炫技電音」,由台客電力公司、DJ VONIK、DJ Elvis Chiu及DJ Cookie帶來精彩演出。 10月1-31日 與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於劇場咖啡合辦第九屆我畫我話~特殊美學展,共計展出畫作123件、陶窯作品24件。 10月6-27日 由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與臺北市立啟明學校共同合作,舉辦《逆風 × 迎光》觸摸藝術展,共展示16位學生52件作品及10件蒲添生運動系列作品,另辦理2場講座及2場親子輕黏土工作坊。 10月19-20日 舉辦中山堂廣場音樂節-傳藝跨界,邀請「三個人」樂團、和「留聲姬」樂團分別演出,展現傳統樂器跨越文化世代的絕妙新樣。 11月02日 璐露野(野餐達人)取得「法國白色野餐組織」授權,於中山堂廣場舉辦台灣第二屆國際白色野餐,兩位副市長蔡炳坤及黃珊珊、本府相關局處首長,以及臺北市議員陳重文及耿葳等人出席參與,以典雅的儀態進行白色野餐聚會。 11月9-17日 舉辦【金馬影展-榮耀威尼斯VR影展】播放蔡明亮導演入圍威尼斯的作品《家在蘭若寺》;以及《咕魯米的眼睛》動畫影片,首部曲已在全球影展獲獎無數,金馬影展將播放第二部曲。 11月16-17日 舉辦中山堂維也納宮廷舞會,邀請大提琴家張正傑及長榮交響樂團豎笛首席莊蕙竹合奏、更有鼓霸大樂隊伴奏,佐以馥蘭朵烏來度假飯店精緻餐點及美酒,與市民共享視覺、聽覺和味覺的三重饗宴。 11月6日-12月29日 與國立清華大學及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共同合辦「回到1949〜中華民國渡海七十週年紀念文物展」,於6F創時講堂展出珍貴手稿80餘件,並於展覽期間舉辦7場講座。 12月05日 於正門及秀山側門口裝設數位資訊顯示器,輪播各項節目活動資訊。另於水牛群像前及3樓電梯口裝設觸控式顯示器,供民衆查詢本所古蹟、各樓層及演出等各項資訊。 12月23日 於臺北書院辧理中山堂管理所108年度志工大會表揚年度優秀志工。 |
2020 | 民109 | 1月05日-2月23日舉辦《2020愛寫.情書》中山筆薈師生書法聯展,於2樓展覽室展出李蕭錕教授及47名書院學生,多達200幅字畫作品,供民衆賞析。 2月8-16日配合2020臺北市燈節活動,中山堂廣場設有花燈展覽及城隍廟燈謎舞台。 3月1日與臺北書院合辦「春茶驚蟄」春季茶會,,由林谷芳山長主持,現場有音樂、戲曲、舞蹈等演出,觀眾約200位。 3月20-29日與銀彩有限公司合辦「銀的天空-中日純銀飾品設計聯展」 ,邀請日本銀飾國際競賽得獎作品與台灣創作者聯合展出,共計150件作品。 4月4-27日舉辦「林氏軼聞錄2020」陳依純個展,以錄像作品講述風水師林水源的鄉野傳奇故事,並有相關平面繪畫作品、AR互動遊戲及怪物收集器遊戲APP。 4月4-27日謬謬藝術策劃展出「很有想腦Little Monsters」,展出以「小怪物」為核心之葉巽光怪陸離創作展、想腦工作坊及 選品市集。 4月4日中山堂廣場音樂節開幕,本週節目為「傳藝跨界」由聲動樂團、絲竹空爵士樂團擔綱演出。 4月11-12日中山堂廣場音樂節第二週,11日「天籟古典」由藝享愛樂室內樂團及凡響管絃樂團暨青少年管絃樂團演出,12日「鼓韻弦情」由TCO 吹打樂團及TCO 弓弦樂團演出。 4月18-19日中山堂廣場音樂節第三周,18日「自由流行」由海岸乾杯樂團及春麵樂隊演出,19日「因為有你」 TSO 管樂團及 TSO 青年管弦樂團演出。 4月25-26日中山堂廣場音樂節第四周,25日「炫技電音」由四樂一 A、SONIYA、 妮可醬及 超音界演出;26日「絲弦樂韻」由TCO 彈撥樂團及TCO 弓弦樂團演出。 4月1-30 日因疫情因素,主辦單位取消演4月份演出活動共計17場次。 5月3日中山堂廣場音樂節閉幕,本周節目為「初夏狂想」由TSO 青年室內樂團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 5月9日-6月7日舉辦當代視覺藝術展覽「喀邁拉如律令 」,邀請八位中青生代創作者共同參與,展覽期間另策劃三場微型藝術沙龍,以現場與直播方式利於觀眾參與。 5月1-30 日出版《高堂明鏡~臺北市中山堂顯影》人文攝影集,共中、英、日三種版本,12開精裝。 5月1-30 日因疫情因素,主辦單位取消演5月份演出活動共計9場次。 5月29日-6月21日由台北市立國樂團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29日聯手推出「2020廣場藝術節」,連續4周末在中山堂戶外廣場演出。 6月13日由4樓劇場咖啡舉辦「Luna 夏日風情音樂會暨異國嘉年華」 6月25日至7月11日第22屆台北電影節,辦理開幕活動、電影放映、虛擬實境VR放映及頒獎典禮等,活動至7月11日止。 7月15日舉行新卸任主任交接佈達典禮,由文化局蔡局長宗雄主持,新任主任為江再發主任擔任。 7月18日-8月2日2020臺北兒童藝術節於中山堂廣場連續三個週末推出「藝術樂園」,活動包含「樂在不一樣」、「WOW!動起來」及「音樂劇搖擺」,另於8/7-8/9光復廳演出「小小英雄向右轉-水滸謎城祝家莊」。 7月31日-9月6日2020臺北藝術節於中正廳演出「攏是為著 ‧ 陳武康」、「馬尼拉動物園」、「過往即他鄉」、「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於光復廳演出「新人類計劃:園遊會」、 「祖母悖論」。 8月7日-10月11日於2樓展覽室暨迴廊辦理「殖民與反抗—2020臺人抗日展」,本展以臺人抗日為主題,分為原住民族抗日、武裝抗日、文化的非武裝抗日及臺灣義勇隊等四個主題單元展出。 9月1日-10月31日【回到1920臺北設市百年~中山堂系列活動】-「中山堂光影- 回眸臺北100」,民眾於完成指定景點拍照,上傳分享至個人臉書,即可兌換限量文創品。 9月1日-10月31日【回到1920臺北設市百年~中山堂系列活動】-「百年留聲機展覽」,展出收藏家林本博提供之《巨無霸留聲機》及《大提琴創意留聲機》,供民眾近距離欣賞2座百年歷史留聲機。 10月31日【回到1920臺北設市百年~中山堂系列活動】-「百年歌謠講座」,由收藏家林本博主講,分享臺北市設市百年間,與臺北或臺灣有關之經典歌曲或音樂。 10月28日至12月31日「中山堂臺北書院十周年系列活動」,辦理文化修行、展覽、茶道、花藝、書法等體驗工作坊與專題講座、主題活動等。 11月14、15日「臺北城 百樂門」邀請臺北爵士大樂隊、Swing Taiwan 社交舞與搖擺舞學校、台北愛舞拉丁舞團及民眾共同參與,呈現活力搖擺舞和國標舞不同風格的復古舞會。 11月25日至110年2月21日「陶藝火車環島趣-謝嘉亨創作特展」假光復廳展出,在中山堂85週年前夕透過閃亮精緻的陶藝火車展,帶領大家穿越時光隧道,欣賞臺灣百年鐵道史詩。 12月12日「謝嘉亨的陶瓷蒸氣火車創作展覽講座」假光復廳展場舉行,參與人數計60人。 |
2021 | 民110 | 1月9日鐵道百年文化觀點展覽講座,於中山堂臺北書院舉行,由本府藝文組市政顧問李欽賢先生主講。 1月23日閃耀繽紛的樂土藝術展覽講座,於中山堂臺北書院舉辦,由故宮前院長林正儀先生主講。 1月27日邀請文史專家陳新上博士為中山堂志工進行培訓,主題為「北投燒與中山堂磁磚」。 2月19日四樓劇場咖啡舉辦「營養學烘焙手作教學」 3月12日四樓劇場咖啡舉辦「手沖咖啡講座」 4月2日至4月17日止四樓劇場咖啡辦理「【圖畫創作聯展】 3月19日至5月21日止辦理「110年藝文特展徵件計畫」,開放中山堂第一、二展覽室及迴廊,供藝術家個人或團隊申請與本所共同辦理展覽。 5月15日起配合市府升級三級防疫警戒,中山堂休館,停止對外開放,原訂之展演活動取消或延後辦理。 7月30日中山堂重新開館,以預約制為原則,配合防疫警戒指引,民眾入館皆須配合實聯制、量測額溫及全程配戴口罩,保持1.5公尺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7月30日至9月9日於2樓第一、第二展覽室暨迴廊舉辦【那時˙此刻―中山堂85週年特展】 7月31日至8月31日於 4樓劇場咖啡舉辦【特殊美學線上羅浮宮–十年回顧創作展】 9月11日至111年1月16日辦理【遇見.臺北書院】系列活動,內容包含文化講座、主題課程、生活工作坊及節慶活動等。 9月18日至11月17日於4樓劇場咖啡藝文沙龍空間舉辦【我畫我話-110年度特殊美學藝術創作展】。 9月30日至11月07日於2樓第一、第二展覽室暨迴廊舉辦【《新文化觀點 臺灣音樂一百年》文協百年特展】 。 11月24日至111年1月2日2樓第一、第二展覽室暨迴廊舉辦【《映像‧臺北城》 百年經典建築影像展】。 11月27日至12月5日連續2個周末六日於中山堂廣場舉辦【2021臺北市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12月17日於4樓劇場咖啡舉辦【金歌盃身心障礙歌唱比賽】。 |
2022 | 民111 | 1月14日至1月23日於2樓光復廳及第一、第二展覽室暨迴廊舉辦【瓶馨詠心-瓶花與心象花】2022中華插花藝術展。 1月1日至3月15日於4樓藝文沙龍舉辦【育成基金會-特殊美學巡迴畫展】。 3月17日至5月17日於2樓第一、二展覽室舉辦【台灣流聲機-西城行歌特展】。 3月19及3月20日於4樓南邊講堂辦理【2022 CSW聯合國國際性平論壇】上午 10:00-12:00時段之視訊講座。 4月8日至4月10日 4樓藝文沙龍舉辦《A4 TAIPEI CROSSING 台日新銳當代藝術家展》 5月17日起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升溫中山堂暫停志工團體預約導覽、定點定時導覽及展覽室值勤。 5月8日至5月29日4樓藝文沙龍舉辦《暖暖藝術展》 6月23日至7月9日舉辦第24屆臺北電影節開幕片播放、電影播放、閉幕片播放及頒獎典禮等。 6月30日舉行新卸任主任交接佈達典禮,由文化局蔡局長宗雄主持,新任主任為江孟芳主任。 7月18日至9月18日辦理「微精神-在潮流之內逆流而上」展覽。 7月18日至7月31日辦理臺北兒童藝術節,演出節目包括《掰掰見習生》、《不動的大象》及《布萊梅森林大樂隊》等。 8月1日至8月14日 及9月10日至9月11日辦理臺北藝術節,演出節目包括《萬里尋親記》、《波光閃閃的房間》及《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等。 8月15日至12月15日主辦「2022遇見‧臺北書院」系列活動,共計辦理22堂文化講座、25堂主題課程、72堂體驗工作坊,以及「蛻變-纏花特展」及「文采湛蘭特展」二檔特展。 8月19日召開「國定古蹟臺北公會堂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對外說明會。 9月17日、18日、24日、25日連續二周末主辦第5屆 「2022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9月18日 與弦外之音樂團合辦「張正傑的輪椅音樂會」。 9月24日台北詩歌節辦理開幕,演出 《滾動,擴散,全境詩放》 |
定時導覽:每週六、日定時導覽10時、11時、14時、16時,於大廳右側文宣區集合,遇中正廳演出時,請於大門志工導覽區集合。 · 團體導覽預約:參觀人數達5人
國定古蹟滿載許多台灣人的記憶,當年光復廳內的舞會,多少青年男女趨之若鶩。圖為2001年台北市文化局舉辦懷舊舞會,重現當年風華。(本報資料照片)
原文網址: 中山堂夢工廠 風光80年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64946266897.html
台北109旅館 109hotel ONE O NINE
2023年|歸家感|台北旅館|台北車站
LINE 諮詢:https://lin.ee/fo4pm3I
.
⟜ 𝐈𝐧𝐟𝐨乾淨舒適、全新裝潢、台北包層包棟
讓您從入住那一刻起感到放鬆,相信您會很喜歡我們😍
房型 / 交通 / 閨密行/ 小情侶 /畢業旅行 /班遊慶生小旅遊 等⬇⬇⬇⬇
www.109hostel.com